English

中央党校教学楼工程交社会公开运作

不留体制漏洞 强化监管机制
2000-11-2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为了落实全国党校会议精神,扩大办学规模,实现教学科研设施、设备、手段的现代化,中共中央党校报国家计委批准立项投资1.8亿元,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的、高科技的综合教学楼。目前,这座颇具规模的综合教学楼已经开工。

中央党校校委对此项工程提出了四项要求:即“优质工程、文明工程、廉洁工程、安全工程”,并相应建立了四个方面严格的制度,即严格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制度、严格报批立项制度、严格全方位的规范管理制度、严格工程招标和监理制度。这些做法和措施在党校教职员工中引起了良好反响。

这项中央党校建校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是交由北京市建委组织公开招标的,由北京市建委组织的招标委员会制订标底,标底保密。然后有投标意向的各有关工程单位,把自己的公司资质、公司能力的各项指标报到招标委员会。经审核筛选确定的符合条件的各大公司投标,由北京市建委具体组织招标,中央党校实行回避。

同时,对这项工程的质量、进度和资金的管理、监督,也实行了社会公开招标,第一次采取了公司监理制。通过投标让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监理,进行质量把关、进度把关,对拨款造价实行严格管理。这样由招标进来的监理公司制约建筑公司,形成了一种制约机制,再加上中央党校既制约监理公司,又制约工程公司,最大程度地从制度上堵塞了漏洞,防止各种弊端的产生。

这项大工程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标,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它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意义。仅工程招标一项就节约资金300多万元;同时对质量、进度、资金投入都有严格的规定,也为在工程进程中节约资金提供了制度保证。其次是有效地避免了工程承包中的腐败现象,对干部也是一种保护。这项新的制度树立了校委的廉政形象,提高了校委在教职员工和学员中的信任度和威信。

据中央党校主管基建后勤工作的副校长王伟光介绍说,这四项制度是中央党校制度建设和行政后勤改革探索的一部分,目的是实现党校行政后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